截至本周,全国85家独立电弧炉平均开工率为20.82%,环比减少11.67%;平均产能利用率为19.41%,环比减少12.15%。从数据可以看出,开工率与产能利用率呈现持续下降态势,与去年春节前两周开工率33.60%以及产能利用率28.34%相比,今年已处于相对低位,接近去年春节前一周水平。今年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是受到废钢价格走高和产出减少、成材端需求减弱以及疫情影响等因素影响,因此独立电炉厂停产检修时间大大提前,具体情况请看以下小编详细解析:
截至1月13日,全国85家独立电炉厂已经停产比率达84.71%。分区域来看,东北区域全停,华北区域25%停产,华东区域88%停产,华南区域全停,华中区域85.71%停产,西北区域66.67%停产,西南区域77.78%停产。
(此处已添加小程序,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)①可以看出除东北区域因天气原因停产时间早之外,华东、华南、华中三个经济较为强的地区停产比率较高,剩余仍在正常生产企业也有部分是不饱和生产, 这显示出在需求减弱、利润不佳以及成本走高背景下,电炉企业生存状况引人担忧。
(资料图片)
②从独立电炉厂停产时间看, 第一波时间段集中在12月下旬-元旦期间,钢厂因疫情原因,人手不足,无法正常按照排产计划生产,于是安排放假停产; 第二波高峰集中在1月10日左右,原因在于废钢难收。 根据调研, 下周仍有一批电炉厂有停产放假计划,继续迎来一波小高峰,因此开工率仍会下降,停产率则会继续上升。 与去年春节前两周停产率为70.59%、春节前一周停产率为89.41%相比,今年春节停产进度大幅提前。
③根据公告安排,多数独立电炉厂在节前选择“停产不停收”,仍会维持一段时间废钢采购业务,原因在于目前废钢难收,囤积废钢原料以满足节后生产用料需要。 这些已有复产计划的电炉厂多数只停产接近1个月,在1月28日-元宵节(2月5日)期间开始恢复废钢采购以及销售、装车业务。其余部分电炉厂春节期间也“不停收”,仍会继续收购废钢,但占比较小。
综上所述,与去年春节前同期相比,全国独立电炉厂开工率、产能利用率下降明显,同时停产率达到84.71%, 疫情发展是这些电炉厂选择停产的主要原因,同时废钢价格走高以及供应不足也是重要原因。多数电炉厂对春节后行情看好,认为有进一步小涨空间,需求也会有所释放,因此大部分都有废钢冬储囤货行为,为节后复产做充足准备。
(此处已添加小程序,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)前三年受疫情影响,多数煤矿倡导工人就地过年,平均放假时长在7天左右,今年年底疫情管控政策相继放开,工人提前返乡过年不在少数,平均放假时间有所延长。本周煤矿企业春节放假计划陆续确定,为此,以全国108家焦煤矿企业做样本,调研各自春节放假情况,具体阐述不同地区不同煤企的放假政策及其带来的生产量变化。
1、调研样本分析 今年调研样本与去年相比纳入更多民营煤企和华北以外的其他煤企,样本性质相对协调,总样本累计108家煤矿生产企业,基本明确放假安排,合计产能54736万吨,约占全国炼焦煤有效总产能的53%。
分性质来看, 样本国营煤矿48家,占比44%,累计产能36781万吨,产能占比67%;民营煤矿60家,占比56%,累计产能17955万吨,产能占比33%。
由于全国炼焦煤资源重点分布在北方区域,因此按区域划分来看,华北占比达73%,西北占比10%,除此以外其余区域占比17%,较去年增加了山西产地较为活跃的民营矿数量。
12月中下旬疫情管控放开,产地阳性人员迅速增多,中间经过1-2周康复周期,煤企生产受到较大影响,复产节奏偏慢,另外今年春节提前,返乡节奏也相应提前,总体放假时间较去年延长。
从调研样本可以看出,较去年相比,8-14天假期占比扩大至41%,成为主流放假时长,0-7天假期占比缩短至35%且仍以国营矿为主,15-21天假期占比也升至18%,此外,小部分煤企因自身原因,1月初就以安排放假,假期时长在1个月左右。
2023年煤矿产能及放假占比
2022年煤矿产能及放假占比
2、各区域煤矿放假情况
从样本测算情况来看,108家煤矿春节期间将影响原煤产量1297.8万吨,精煤产量609.8万吨。下表所示各区域具体放假情况仍显分化,国营煤矿放假时长普遍短于民营煤矿,除华北外多数区域在3-5天左右,华北纳入更多山西国营煤矿,今年部分企业放假时长高达10-14天,拉长大矿放假平均值,民营煤矿普遍假期14天左右。
各区域与2022年放假情况对比,假期均有延长,其中华北地区延长4.1天,华东地区延长0.6天,华中地区延长0.5天,西北地区延长3.6天,西南地区延长0.5天,东北地区延长0.4天,全区域样本平均假期较去年延长3.4天。
近5年放假情况对比
从放假天数上看,2023年平均放假时间10.9天,相较前两年普遍延长2-3天,2021年和2022年疫情形势严峻,就地过年不在少数,今年疫情管控首次放开,不少企业提前安排放假。从下表可以看出,近5年调研煤企样本数量在不断增加,以求尽量贴合实际放假情况,今年春节时长合理回归至10天左右正常区间。
根据放假时间推算,全国涉及炼焦煤有效产能不足11亿吨,焦原煤产量大概在281万吨/天,理论上今年春节期间同比减量约在703万吨左右,炼焦精煤按回收率47%测算, 预计减量约在330万吨。
山西地区煤矿放假情况
作为华北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,山西地区样本需要单独拎出分析,由于总样本数量增加,本次涉及山西地区企业80家,同比增17家,产能32371万吨,同比增2790万吨。从春节当周放假算,至年后初十,正常情况下煤矿放假多在半个月左右,今年山西平均时长在11.6天,已经回归正常假期区间。
从煤种上看,各煤种放假时间均所有延长,其中临汾、吕梁和晋中等地部分煤矿已经提前放假,由于目前钢厂亏损,焦炭价格下 跌 ,影响煤价下行,除部分刚需煤种继续保持采购节奏外,市场整体需求持续偏弱,涉及放假煤种对市场供应缩减影响并不明显。
(此处已添加小程序,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)2022年是炼焦煤价格重心整体下移,市场呈现冲高回落行情,4月份 涨 至至今年高位后,下半年保持下 跌 趋势,但因下游焦钢企业利润持续处于盈亏边缘甚至长时间亏损,采购炼焦煤成本压力依然较大,下游补库节奏较缓,炼焦煤库存再创新低,年前焦炭价格继续下 跌 ,为控制成本,原料补库积极性较差。
截止2023年1月6日,统计全国230家独立焦企样本,炼焦煤总库存1025.7万吨,月环比增151.3万吨,年同比减162.0万吨,平均可用天数13.7天,月环比增0.7天,年同比减3.2天。春节最后两周,下游仍会继续补库,但实际增量十分有限。
焦炭目前处于下 跌 行情,后期价格继续下行焦企可能存在限产趋势,春节期间库存虽有消耗,但节后煤企复产多集中在初十前后,节后原料库存减量预计不会太大。今年煤矿假期虽有延长,但假期增量多集中在年前,年后70%煤矿在初七到初十左右准备复工复产,少量延长至正月15之后,也就是说, 假期后半段时间较短,年后煤矿迅速复产,加上进口保持增量趋势,节后库存消耗速度慢于去年,且节后大概率以刚需补库为主。
钢厂方面,截止2023年1月6日,统计全国247家钢厂样本,炼焦煤库存886.2万吨,月环比增88.6万吨,年同比减120.3万吨,平均可用天数14.3天,月环比增1.4天,年同比减2.4天。钢厂年后去库速度相对缓慢,加上澳煤通关消息刺激,个别大型钢厂已经预定船期,进口与产地煤互相补充采购,然而受钢厂利润亏损影响,预计补库力度不大。
以临汾安泽地区低硫主焦煤为例,截止1月9日,市场主流报价现汇2550元/吨,月环比下 跌 100元/吨,较2022年低点上 涨 350元/吨,较2022年高点下 跌 1000元/吨。2022年是由高到低行情调整的一年,疫情依旧贯穿全年,钢材需求向下,焦钢企业阶段性亏损,全年利润处于近两年来低值水平,上半年疫情原因产地运输等各环节受阻,价格在4月份冲上高点,随后市场回归供需和利润,价格不断向 下调 整。对比以往数据来看,2022年低硫主焦煤价格均价2750元/吨,同比21年 涨 241元/吨,上 涨 比例10%;同比20年 涨 1359元/吨,上 涨 比例98%,全年价格高位窄幅波动,均值偏高。
冬储补库进入收尾阶段、焦钢企业持续亏损、终端需求低迷不振,产地线下成交及线上竞拍价格纷纷松动回落。近两年受炼焦煤持续高位行情影响,年底焦钢补库偏谨慎,同时也在较大程度上抑制炼焦煤在补库行情中过快上 涨 ,相反,下游刻意控制补库时间线,提前拿货较多,进一步加弱年底补库行为,节前呈现供需双弱局面。
节后市场来看,由于煤矿复产时间集中在初十至正月十五这段时间,供应恢复可能快于前两年,预计煤价整体偏弱,部分紧缺煤种经历短暂反弹行情后继续高位回落。
供应方面
今年煤矿放假时间长但多集中于年前,且疫情因素不再作为考量因素,复工复产基本没有阻力;此外,一季度动力煤保供任务放缓,气煤、贫煤、1/3焦煤等边缘配焦煤产量在炼焦煤中得以体现。
进口方面
节后进口版块蒙煤和俄煤等依然有一定增量体现,加上澳煤进口在即,炼焦煤供应加速回升。
需求方面
年前年后焦炭价格继续下 跌 ,焦钢企业仍旧亏损,负反馈行情难有扭转,加上限产等因素,春节期间原料库存不会过快消耗,节后补库保持谨慎。
总结
节后炼焦煤震荡偏弱,部分紧缺煤种经历短暂反弹行情后继续高位回落。
(此处已添加小程序,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)2021年受疫情影响,多数煤矿积极响应就地过年防疫政策,平均放假时长在11天左右,2022年末疫情管控政策相继放开,元旦过后煤矿开始陆续安排春节放假,平均放假时间有所延长。临近春节,部分煤矿放假计划已确定,在此背景下,调研406家动力煤矿山样本春节放假情况,具体情况如下:
1、调研样本分析
山西、内蒙古、陕西作为我国生产动力煤的主要省份,本次春节煤矿放假情况调研晋陕蒙动力煤矿山共计406家,剔除未明确放假安排及倒工作面或其他原因停产煤矿176家,现统计到有效样本煤矿230家,合计产能11.95亿吨。
分性质来看,国营煤矿104家,占比45%,累计产能7.8亿吨,产能占比66%;民营煤矿126家,占比55%,累计产能4.1亿吨,产能占比34%。按省份划分来看,内蒙古煤矿样本占比达52%,陕西煤矿样本占比31%,山西煤矿样本占比17%。
2022年12月以来,受疫情逐步放开影响,煤矿产销阶段性受阻,加之临近公历年末,已完成年产任务的煤矿开始减产或停产,煤矿开工率有所下降,而需求端工业企业由于疫情及放假影响开工率偏低,电厂在长协支撑下库存保持中高水平,采购节奏放缓,市场呈弱势运行。 受此影响,部分中小民营煤矿对于春节前后市场看空情绪渐浓,元旦过后陆续安排停产放假,加之受疫情全面放开影响,煤矿人员返乡节奏恢复,总体放假时间较去年延长5-6天。
今年调研到共计104家煤矿已基本明确放假安排,合计产能2.67亿吨,今年煤矿普遍放假时长15-21天,占比达28%,12月末发改委下发《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煤炭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》, 要求煤炭生产企业提前制定两节和元月份的生产计划,元旦春节期间做到不停工、不停产、供应不断档,国营煤矿贯彻保供要求假期仍以0-7天为主。此外,个别煤矿因自身原因,元旦过后已停产放假,假期时长在1个月左右。
2、各区域煤矿放假情况
下表所示各区域具体放假情况仍显分化,国营煤矿放假天数普遍短于民营煤矿,今年部分国营煤矿放假时长高达8-19天,拉长国营煤矿放假平均值,民营煤矿普遍假期16天左右,同比去年延长1天。
(此处已添加小程序,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)据调研数据显示,今年春节放假矿山多为民营煤矿,约占80%;国有大矿居少数,约占20%。放假煤矿多集中于中小型民营煤矿,最早于1月初陆续开始放假,放假煤矿总产能2.67亿吨,依今年平均放假时长15.3天计算,预计比节前产量减少1089万吨左右,鉴于新年度长协合同进入执行期,国有大矿基本保持正常生产,且山西国有大矿居多,陕蒙地区减量幅度有限,春节前后动力煤整体供应仍有稳定保障。
3、陕蒙煤矿放假情况同比
从放假天数上看,今年陕蒙区域煤矿平均放假时长15.9天,相较去年普遍延长4-5天,疫情期间煤矿积极响应就地过年政策,今年作为疫情全面放开后第一年,部分煤矿提前安排放假,陕西民营煤矿放假时长普遍在20-25天,较去年延长5-10天,内蒙古民营煤矿放假时长普遍在10-15天,与去年放假天数基本一致。
1、电厂方面
根据往年经验,春节前后电厂煤炭库存情况一般先降后增。节前全国大部分工业企业提前放假,工业用煤需求骤降,电厂日耗减少,鉴于前期电厂存煤水平较高,节前电厂基本以消耗库存煤为主,场存下降;节后即迎来立春节气,多数地区气温有所升高,供热用煤压力有所缓解,尽管全国疫情影响消退,工业用电需求预期抬高,但市场活力释放仍有待存疑,而电厂在长协煤补充作用下进行刚需补库,预计节后库存缓慢回升。
2、煤化工方面
前期甲醇原料煤年内价格维持相对高位,高额的生产成本使得甲醇产业利润继续大幅压缩。临近年底煤矿放假减产较多,甲醇企业积极补库,采购积极性较高,原料煤库存保持高位,随着年后煤炭产能的不断释放,煤炭供给能力将继续增强,甲醇企业原料煤库存将回升至正常水平。尿素企业春节期间消耗一定库存,节后一般补库需求释放,整体库存小幅波动。
综上所述,节前煤矿放假多为民营企业,约占样本煤矿总产能的四分之一,预计影响量约为1089万吨。临近春节,部分工业企业提前放假,社会用电量进一步转弱,下游冬季购煤需求不足,多数按需采购,预计节前动力煤市场整体维持震荡态势。
(此处已添加小程序,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)节后,供应方面,国家能源局表示,2023年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,全面增强煤炭安全增产保供的能力和韧性,电煤长协签订量以及兑现率将继续保持高位,煤炭供应相对充裕;需求方面,目前国内正处于疫情放开初期,市场活力全面恢复尚需时日, 预计短期内工业用电增速较为缓慢,节后动力煤市场或将稳中偏弱运行。节后重点关注煤矿、下游企业复工情况及澳煤实际进口情况。
Copyright @ 2015-2022 西南家电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